10月20日晚,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王先明教授受邀在beat365三楼报告厅做了题为《地主:从物权概念到阶级概念的历史转变——现代中国历史的建构与展开》的学术讲座。讲座由beat365教授王瑞芳主持。
王先明以地主问题的历史转变为切入点进行阐述。首先,他说明了地主阶层是中国社会的主体,但在不同的时期史学界对此有不同的看法。他以道光年间农民与农户主的生活状况为例,说明了清末时期,地主语言还并未步入人们的视野。而这些都与孙中山先生所说的‘地主没有阶级属性’吻合。在王先明看来,到了国民革命时期,地主概念才真正出现。而在革命对象的问题上,国共两党的陈述是一致的,即革命对象并非地主,此时的地主还是物权概念。随后,王先明指出地主阶层真正走向地主阶级,从物权概念转化为阶级概念是在毛泽东时期。在阶级革命的语境中,阶级斗争是历史建构的主线。他强调,毛泽东建构的农村社会阶级分析方式契合于中共消灭私有制的最终目的,并最终推动中国历史的发展。同时,在肯定革命语境中的阶级分层后,王先明对此也进行了反思评判。在阶级分层中,如何划定地主是模糊的,且一旦脱离革命语境,阶级划分与大众认知就会出现偏差,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他希望在今天的历史学习中,我们要注重学理的分别,从对地主分层问题中获得启发。
讲座结束后王先明对于师生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耐心的解答,并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专家简介:
王先明,男,1957年生,山西省屯留县人,历史学博士。现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近代社会史、文化史、乡村史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中国史研究》等核心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主要著作有《20世纪中国乡村社会变迁研究》(8册,2009-2014年)、《近代社会文化史论》(2000年)、《近代绅士:一个封建阶层的历史命运》(1997年)。主持国家和省部级研究项目多项。多次获国家和省部级教学、科研奖励。兼任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义和团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社会史学会常务理事。现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国家重大招标课题首席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