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7日晚,河南大学文学院特聘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王卓华教授受邀在beat365三楼报告厅做题为《日藏黄河文献及其价值》的讲座。本场讲座由beat365闵祥鹏教授主持。
王卓华从日藏汉籍的整体概况展开讲座,详细介绍了日本部分重要的汉籍藏书机构,他谈到,这些机构收藏的汉籍各具特色,涵盖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典籍,其中不乏众多珍贵的黄河文献。在重点讲述日藏黄河文献时,王卓华指出其涵盖四大类八个小类,包括河图、河源类;河志、河记类;河防、河治类;河工、河臣类,时间跨度从元至民国。他提到这些文献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是黄河变迁与治理的历史见证,也是研究黄河文化以及中日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依据。他指出许多稀见本、善本,不仅能弥补国内馆藏的不足,还为深入研究黄河文化提供了新的视角。他谈到,在河图、河源类中,河图文献收藏完整,《治河图略》《刘天和黄河图说》等记录详细,宛如一部黄河变迁治理的历史长卷;河源相关文献众多,《河源志》更是基于实地考察的科学著作,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此外,在河志、河记类中,《漕河图志》等河志文献能补国内馆藏之缺,而《濮阳河上记》等记事文献则对特定治河事件记述详尽。河防、河治类文献逾四十种,时间跨度长,如《南河成案》日藏本相较国内馆藏有独特之处。河臣、河工类文献中,日藏河臣传记文献与国内馆藏相比,种类、版本和庋藏机构都不逊色,河工文献则体现了古代治河的制度、技术与智慧。最后王卓华提出面对日藏黄河文献应努力实现三个目标:一是推动日本所藏汉籍黄河文献的完整回归;二是完成日藏黄河文献最重要善本的校注,以深入挖掘其在黄河文化形成发展中的意义;三是展开日藏善本黄河文献的理论研究,关注其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讲座最后,王卓华与现场师生进行热烈的交流互动,耐心解答师生们提出的问题,进一步加深大家对日藏黄河文献的理解与认识,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思路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