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国内学术交流

当前位置: beat365>>交流合作>>国内学术交流>>正文

《中国古代史》教材出版40周年学术研讨会顺利举办

作者:白茹君 王乾 李静 卢陆鸽

发布时间:2018-12-17

浏览次数:

来源:beat365本站原创

20181214-16日,由福建人民出版社主办,beat365和山东大学《中国历史评论》编辑部协办的《中国古代史》教材出版4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河南大学中州国际金明酒店举行。河南大学副校长孙君健,中国史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卜宪群,河南省历史学会会长、郑州大学副校长张倩红,福建人民出版社社长房向东,《中国古代史》第一代作者朱绍侯、魏千志,第二代王育济等七位作者以及山东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福建武夷学院、福建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广西师范大学、苏州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福建人民出版社、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山东省地名研究所等全国多所单位的四十余名专家学者出席本次会议。


会议开幕式由beat365常务副院长张礼刚主持。河南大学副校长孙君健致开幕辞,他代表学校对与会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河南大学建校以来秉持“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的校训,积极努力加强一流学科建设,历史学科作为开设最早一批的学科,拥有历史悠久、中西融合的优势,在国内外享有一定盛誉。接着,他对《中国古代史》教材出版40年来发挥的广泛、深远的影响表示赞扬,他希望通过本次研讨会,使《中国古代史》教材形成品牌效应,取得新的研究成果。


随后卜宪群所长发表致辞。他阐述了教材的产生背景与重大意义,指出了教材编写遵循的“三条主线,五大原则”,也给出历史学要重视时代要求,要关注其治乱兴衰作用的修订意见。张倩红副校长对本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指出《中国古代史》是学术史的见证与回忆,见证着中国学术的成长历程,希望与会专家学者能够各抒己见,为教材修订贡献力量,同时期待在与会专家的共同努力下,使《中国古代史》这部教材成为名片,形成品牌,使更多人从中受益。房向东社长回忆了先前社长坚持出版《中国古代史》的过程,也提出教材修订面临的新挑战,指出要在教材编写中增加考古发现、框架升级换代。他表示福建人民出版社将积极为第六版教材宣传造势,将其打造成未来40年的精品,还指出教材的成就是团队作战的成果,也表达了对研讨会回顾过去,总结得失与展望未来作用的赞赏。

112C7


朱绍侯先生在发言中引用无情岁月增中减,有味诗书苦后甜的诗句,描述了教材编写过程的曲折与艰辛。他指出,第一代教材编写过程主要存在主编难定、大纲难以统一、课本内容过多和出版时间过长等问题,并对于本次修订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并特别提出将淡化五种社会形态和细化少数民族加入中华民族版图的过程,以及从历史学解决民族问题的建议。朱绍侯先生指出新一代作者“不要怕批评,要平和对待赞扬”的谆谆教诲。魏千志教授以第一代作者们共同工作时的趣事为例,展现了第一代作者们团结融洽的工作气氛,也阐释了十院校共同编写教材的原因和背景,希望这种老一辈的传统风气能够薪火相传。魏教授也提出了修订意见,并表达了对教材能够再创奇迹的期待。


第二代作者代表王育济、裘士京、戴显群等专家学者从教材内容、辅助工作、后期修订、团队风气、传统延续等方面给出了修订意见。他们表示教材内容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团队建设要精诚合作,兄弟谦让;良好风气要前辈引领,后生秉承。接着,与会代表臧知非、王彦辉、赵国华等专家学者也各抒己见,对于教材的修订给出了自己的意见,他们认为要把《中国古代史》作为学术事业而非教材来做,并且要在延续框架的基础上,避免个性化,把学术的研究性与社会性结合起来,担当起时代赋予的任务。

15日下午至16日,《中国古代史》出版40周年修订会在第五会议室召开,16位研讨会成员围绕教材的修订增删展开讨论,王育济在肯定《中国古代史》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指出教材修订要坚持创新精神,解放思想,突破束缚。他提到,《中国古代史》作为一本基础性的教材,需要特别注重编写规律,既要关注学术走向,也要重视学术深度,做到行远致稳。魏千志先生指出教材修订要依靠真实的历史事件,增加新的学术观点,更加关注中国传统文化。姜生特别指出教材修订要克服畏难心理,制定深层战略,不能故步自封,还要有分寸感,在让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要给学生留下思考空间。

此次研讨会确立了《中国古代史》修订的基本原则,在与会专家学者深入的讨论交流之中指明了教材的修订方向,有利于帮助教材更新进步,发挥更加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