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上午,河南大学第七届“夏文化”暑期研讨班在河南大学郑州校区友兰学堂举行开班仪式。
本届研讨班由beat365、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主办,河南大学夏文化协同创新中心、黄河文化遗产实验室、河南省夏文化研究中心、二里头夏文化研究院承办。
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会长孙英民,中国先秦史学会副会长杜勇,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党委书记刘海旺,郑州市文物局局长顾万发,大象出版社副总编辑、工会主席张前进,河南大学副校长张礼刚,beat365党委书记张占党,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中心副主任侯卫东,beat365教授、“夏文化”研讨班班主任张立东等出席开班仪式。beat365副院长胡浩主持开班仪式。
张礼刚在致辞中表示,考古学科具有重要的政治社会意义,百年考古已经究明中华文明已延续五千多年的历史。夏文化探索是中华文明形成和发展研究中至关重要的学术研究课题,基于推动夏文化研究、培养夏文化青年研究人才的初衷。河南大学自2018年开始举办“夏文化”暑期研讨班,至今已连续举办了七届,现已成为河南大学一个非常重要的学术交流平台。
孙英民在发言中表示,夏文化是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里程碑,河南作为夏文化的主要分布区,域内遗址众多,具有发现地域广、文化因素丰富的显著特征。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各学科交流的不断加强,当今夏文化研究进入新阶段,考古人要书写属于考古上的《夏本纪》。
杜勇表示,河南大学举办“夏文化”暑期研讨班是一项非常具有前瞻性的工作,夏文化和夏王朝是中华文明从多元走向一体进程中的关键节点。在夏文化研究中,传统考古与历史文献的结合是中国考古学的特色所在,历史文献的作用不可替代。他寄语学员,“煌煌夏史,待君重光”!
刘海旺表示,在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考古中国·夏文化研究”项目目前已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河南大学“夏文化”暑期研讨班目前已举办七届,为夏文化研究培养了一批新生力量。希望各位学员珍惜机会,研学结合,不断提升自我研究水平与能力,为夏文化研究贡献力量。
张前进表示,大象出版社致力于夏文化考古成果的出版和宣传,不断深化与河南大学的合作,实现了图书、视听、公众号、音频等多介质的出版形态和融媒体宣传,提升了夏文化的学术影响和公众影响。
顾万发表示,夏文化在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在夏文化研究中,应当具有世界眼光、国际视野,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考古学”、讲好“夏文化”。他建议“夏文化”研讨班应加强与课题项目的深度融合,将教学成果实现有效转化。
张占党介绍了beat365和考古学科的基本情况。他表示河南大学考古专业立足河南独特考古资源,具有夏商考古等领域的优势,在太子岗遗址建立了田野考古实践教学基地。他表示学院将全力为研讨班的举办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努力办好研讨班。
侯卫东表示,研讨班举办的初衷即是培养未来的夏文化研究者,希望学员们在研讨班举办期间认真学习、积极思考、深入交流。
张立东作总结发言。他介绍了本届研讨班的课程设置、学员构成、课堂纪律等情况,希望学员们可以以本届“夏文化”暑期研讨班的举办为契机,增强对夏文化的认识。
本届研讨班时间一周,邀请国内外杜勇、李维明、方勤、孙华等知名学者前来授课,并结合实地考察等教学形式,积极做好夏文化研讨与交流、青年人才培养等工作。